左侧拖拽添加模块

左侧拖拽添加模块

您的位置:首页 > 政企互动 > 重点工作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实施意见

发文时间:2017-10-26 13:10:00

来源:投资与规划处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40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开展全省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加快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促进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平台搭建、环境营造、金融支持、舆论宣传等方式,引导企业按照消费升级的方向,提升供给质量,带动产业升级,拓展市场空间,提高盈利能力,激发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培育品牌的内生动力。

  ——坚持高端发展。坚持走创新供给、标准引领、品牌发展、质量为先、集群集约、智能升级的高端发展之路,引导增量、优化存量、主动减量。大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产品质量,重塑品牌,推动消费品工业向高端迈进。

  ——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技术创新、精品创造、品牌创建和标准创制,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释放消费品工业发展新动能。

  ——坚持供需协同。兼顾当前与长远,注重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进一步发挥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有效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拓展市场应用空间,实现消费品工业发展向更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供需平衡跃升。

  ——坚持精准施策。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产品,精准发力,分类施策,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落地上下实功,在精准服务上见实效,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政府引导。围绕长期布局和短期调整结合、软环境建设和硬环境建设结合、投资补短板和培育新动能结合、市场作用发挥和市场失灵矫正结合,创新思路、转变理念,发挥好政府引导促进作用,发挥好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具体化、可操作、能落地。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消费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努力形成高质量、可持续、有活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整体规模和比重保持合理区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34个百分点,力争达到23%左右。

  ——形成一批标志性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形成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3户,建成40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公共检测服务平台达到10个以上。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新建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100个,引进先进适用技术50个,开发500项系列新品种、新技术。

  ——产品影响力不断扩大。培育50个重点区域品牌,产品质量明显提升,中高端消费品比重、产品附加值、市场影响力和消费品认可度不断提高。

  ——两化融合得到深化。重点企业实现PLMERP等系统综合集成应用全覆盖,全面实行GMPHACCP管理体系标准,形成食品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发挥电子商务平台引领作用,实现相关资源有效整合。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增品种、补短板,满足多样化消费新需求。

  1.轻工行业。要通过设计、研发和生产“微创新”,深度挖掘用户的需求盲点,不断增加花色品种、提升产品功能。坚持市场主导和问题导向,突出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重点在食品、家用电器、皮革、家具、五金制品、照明电器等行业发展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等新型制造模式。开发绿色、智能、健康的多功能中高端产品,支持企业加快智能家电、智能玩具、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产品、虚拟现实产品等电子信息消费品,以及绿色食品、高效照明产品、环境友好型洗涤产品、高档皮革制品、新颖健康文教体育用品、老年健康产品等开发和市场推广。发挥我省传统历史文化优势,提高工艺美术品和旅游休闲用品档次,研发推广区域文化元素突出、有民族和地域特色产品,做大冰葡萄酒、啤酒、民族白酒等产业规模,推动辽宁烟草上档次、上规模。提高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高机能性和多功能性,促进造纸生产的生态化、环保化。

  2.纺织行业。紧紧把握消费需求新趋势,加强产品创新设计和个性化服务。推进化纤柔性化生产,智能化制造,丰富涤纶、锦纶等差别化纤维品种;支持纺织业采用新型纺纱、智能化纺纱、数控无梭织造等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精梳纱、混纺纱、花式纱线、长丝纱和高档缝纫线等高档纱线的比重,增加棉、毛、丝、麻及混纺高档面料品种;引导印染企业推广短流程、低温、低盐、低碱、少水无水、针织物平幅连续印染、数码印花等节能减排技术应用,重点推广设计精美、制作精细、性能优越的印染面料精品;引导服装家纺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降低低端产品比重,促进产品向高性价比转变;积极利用我省柞蚕丝资源,开发绿色环保的高档柞蚕丝面料以及柞蚕丝被、毯等产品;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在环保、土工、医卫、建筑、交通、安防等领域的应用,鼓励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围绕需求,协同创新开发新产品;大力开拓新兴国家市场,扩大高附加值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稳定出口市场份额。

  3.医药行业。实施仿创结合战略,加快推进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研发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发展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临床需求量大的专利到期药物,妇儿专科用药;加大中药全产业链产品开发,满足人民群众大健康需求;实现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和制备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加快临床急需的抗体药物和疫苗的国产化;加强影响高端医疗器械设备性能和成本的核心零部件研发,发展多层螺旋CTPETCT等高性能诊疗设备以及远程诊疗产品;开发应用于肿瘤等重大疾病发现的新型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医用可吸收材料和血管支架等高端植(介)入材料。

  (二)着力提品质、造精品,加快提升中高端消费品供给能力。

  1.推进省内消费品标准与出口标准或国际标准接轨。开展与国外中高端消费品对标活动,引导重点行业生产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制定企业标准,提升国产消费品质量和档次。发展第三方质量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鼓励家电、玩具、纺织品等消费品制造企业积极采用和参与制定国际质量检验检测标准。支持有条件的医药企业通过国际先进水平的GMP认证,在婴幼儿奶粉领域推进GMPHACCP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2.加强质量管理和评价。推广卓越绩效、精益生产、质量诊断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家“工业企业质量信誉承诺活动”。在食品、医药等企业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计量管理体系,推广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做法,在食盐、肉制品、酒类、药品和日用消费品等行业逐步开展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推动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面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和开展体系评价。

  3.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落实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要求,支持仿制药大品种技术改造和质量升级,全面提升化学仿制药质量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均一性和可控性。开展原料药清洁生产技术、无血清大规模细胞高效培养和蛋白质大规模纯化技术、单克隆抗体改造及偶联技术、新型制剂技术以及中药生产过程自动化、连续化技术等先进基础工艺的研究和应用,鼓励企业开展国际认证,提高医药行业生产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力争在2018年底前完成国家基本药物口服制剂与参比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

  (三)积极创品牌、树形象,形成中高端消费品辽宁造的良好氛围。

  1.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支持纺织、服装、鞋类、箱包、五金制品、玩具、婴幼儿配方乳粉、饮料等行业企业从贴牌生产向自主设计、自创品牌发展,支持品牌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展示活动。发挥优势品牌企业引领作用,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度高的自主品牌,加强行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记产品保护。鼓励企业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支持企业围绕品牌开展整体宣传,引导社会资源向辽宁自主品牌倾斜,增强市场对辽宁品牌的消费信心。

  2.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继续巩固提升佟二堡皮装、兴城泳装、阜新玛瑙、岫岩玉雕、本溪辽砚、抚顺琥珀、瓦房店流苏、庄河实木家具、桓仁葡萄酒等地域特色品牌影响力,积极争取丹东户外服装、葫芦岛紫砂等产业集聚区的命名、授牌保护等工作。围绕林下参、鹿茸、辽五味、辽细辛、哈蟆油、关龙胆等辽宁满药及道地药材打造“辽药六宝”品牌,围绕鹿茸、蟾酥等品种与吉林等省联合建设特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

  3.完善品牌服务平台建设。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消费品品牌设计创意中心、品牌推广中心和广告服务中心,扩大辽宁自有品牌的国内外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一)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把“放、管、服”工作推向纵深,做到既支持创新发展、激发活力,又严格依法监管、防范风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加强和改进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消费品商标、知名商标特有名称、包装装潢、外观设计、发明专利、认证标识、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二)抓好政策落实,加快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利用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省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投入力度,并在创意设计、提高质量和性能等方面下大功夫。支持“走出去”企业以境外资产和股权、矿权等权益为抵押获得贷款,为企业建立国际化研发、生产体系及品牌推广提供金融服务。推进能效标识、绿色标识等认证制度,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以严格的安全、环保、质量、技术等标准,倒逼传统消费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三)加强标准支撑作用,满足消费新需求。围绕消费品产品质量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需求,加大产品设计、关键材料及零部件、生产制造等产业技术基础标准制定工作力度,加强产品售后服务、标签标识等领域标准制定,加快智能产品、定制产品和特殊人群产品等新兴领域标准制定。鼓励行业组织和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相关技术法规制定,鼓励企业有效采用先进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国际市场对我省消费品检测及认证结果的认可度。

  (四)大力招商引资,壮大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我省的科技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园区的空间优势,围绕正在建设的产业集群和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等新兴消费品产业,积极面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以及国内知名企业招商,加快吸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以增量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发挥协会作用,引导行业自律,营造良好氛围。支持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和服务,组织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引导企业规范行为,维护良好的行业信誉。大力表扬和宣传质量建设成就突出的消费品工业企业,进一步提升辽宁企业和产品质量形象。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作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附件:全省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任务分解表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827

 

 

 

 

附件下载
  • 主办单位: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2号
  • 邮编:110032
  •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2021001110号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55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529号
  • 建议使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 并以1024*768或更高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