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拖拽添加模块

左侧拖拽添加模块

您的位置:首页 > 政企互动 > 重点工作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

发文时间:2017-10-26 10:10:00

来源:投资与规划处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

辽政发[2015]25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8号)的有关部署和国务院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立足我省经济基础和产业优势,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政策支持、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引导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水平、上规模,形成经济发展新支柱,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总目标,结合我省产业基础和特点,发挥科技资源丰富、创新能力较强的优势,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互联网+”产业;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发展领域,努力建设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发展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壮大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旗舰企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新兴产业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使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高端装备制造。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加快高档数控系统及成套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掌握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和共性技术,提升高档数控技术的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为用户设计制造智能加工生产线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i5智能数控系统与智能机床、立卧加工中心、大型龙门/镗铣加工中心、高精度数控卧式车床/车削中心、重型/特种数控机床等数控装备,各种数控专用组合机床及柔性加工自动生产线,高档数控系统以及高档数控机床所用的功能部件,高档数控系统及成套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为用户设计制造智能加工生产线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依托重点企业

沈阳机床集团、大连机床集团、沈阳高精数控公司、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大连大森数控技术发展中心有限公司、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机器人等智能制造。推进机器人骨干企业加快工业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开发和产业化进程,鼓励特色智能装备企业开发生产智能磨削装备及智能清洗装备,加快机器人数字化车间、机器人智能制造体验中心和国家级机器人检测中心建设,打造全球化的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工业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磨削装备、智能清洗装备等整机产品;RV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伺服电机、驱动器、激光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部件;传感器技术、视觉技术、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核心技术

依托重点企业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航(沈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沈阳晨讯希姆通科技有限公司、沈阳远大集团、大连四达高技术有限公司、大连现代辅机开发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

  ——重大成套装备。加快石化装备、核岛关键装备、大气污染治理装备、输变电装备的技术升级和成套化发展。建设百万千瓦级核泵研发实验基地和大型压缩机产品测试实验基地,建设国内产业链完整、技术实力领先的核岛关键设备生产基地,形成融合工程设计与国际物流的输变电成套装备产业链条。以成套化、专业化为目标,打造国内一流的重大成套装备产业基地。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泵阀、60-100万吨/PTAPX装置用压缩机、10万吨空分压缩机、大型压力容器、大型费托合成反应器等石化成套装备;EMD屏蔽主泵、ACPR1000+轴封型主泵、堆内构件等核岛关键装备;1000kV交流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装备、±1100kV直流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装备、变压器、高压套管等高端输变电产品;直流特高压、大容量、智能化输变电核心技术

依托重点企业

沈鼓集团、北方重工集团、大连华锐重工集团、特变电工沈变集团等企业

  ——航空装备。以沈阳、大连为重点,加强沈阳浑南航空产业园、沈北航空航天产业园、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大连登沙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航空产业集群。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维修服务,大飞机总装和客户支持服务,X7000QD128等基本型机组,QD168QD185R0110等产品

依托重点企业

沈飞公司、黎明航发集团、沈飞民机公司、601所、606所、航天新乐、航天新光等企业

  ——海洋工程装备。大力发展新型海洋工程装备,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海洋深水勘探装备、钻井装备、生产作业和辅助船舶的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设计、专业化制造、工程总包及设备配套能力,促进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中高端自升式及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物探船、起重铺管船、平台供应船、多用途工作船、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立柱式平台(SPAR)、浮式钻井生产储卸装置(FDPSO)、深海水下应急作业装备、自升式平台升降系统、深海锚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FPSO单点系泊系统

依托重点企业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渤海装备辽河重工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海洋钻探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跟踪和对接国内外铁路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需求,加快发展高速、重载牵引机车,重点发展轻量化、低耗能、大运力地铁车辆和城轨车辆。加强与GE、西门子、庞巴迪、安塞尔多等企业合作,推进BT(建设-移交)等开拓市场新方式。加快产业集聚和协作配套,建设轨道交通装备全产业链的世界级研发制造基地。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大功率牵引机车、特种货车、高端城轨地铁车辆;移动闭塞自动控制系统、智能票检系统、机车信号设备、轨道电路接收设备、雷电防护设备;高速转向架、高速客车轴承、新型轨道交通轴承、传动齿轮箱、发动机、钩缓、减震装置、大功率制动装置等核心零部件;时速200公里客运电力机车、时速160公里客运内燃机车油电混合、油气混合等新能源机车的研制,时速120-160公里城际列车、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研发,铝合金地铁等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制,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所需铜接触线、铜银合金接触线、铜锡合金接触线,铜及铜合金坯料等

依托重点企业

大连机车、沈阳机车、沈阳铁路信号、大连电牵中心基地、沈阳北恒铜业有限公司、大连机车研究所、新松机器人、瓦轴、辽宁忠旺集团、锦州捷通铁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

  ——“互联网+”协同制造。鼓励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推行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鼓励制造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面向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鼓励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
  ——集成电路。以沈阳、大连两市为重点,扶持集成电路设计业,支持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逐步提升集成电路设备产品档次,带动硅材料业和特种气体等关键材料快速发展,不断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力争实现辽宁集成电路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掌握智能化感知终端设备和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系统的核心技术,发展片式化、微型化、绿色化的新型元器件。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移动智能终端、数字电视、网络通信、智能穿戴、智能卡及电子标签等,集成电路设计,匀胶显影、气相沉积(PECVD)、离子注入、全自动粘片、全自动引线键合等集成电路设备,硅圆片产品、集成电路塑封引线框架及金属带材、键合金丝、高纯气体等辅料产品,MEMS高端传感器,中高档片式元器件,光电集成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刚性、柔性多层印刷电路板,超级电容器,高Q/高功率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模块电源等

依托重点企业

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大连维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大连佳峰电子有限公司、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罕王微电子(辽宁)有限公司、大连吉星电子有限公司、大连达利凯普科技有限公司、阜新嘉隆电子有限公司、航天长峰朝阳电源有限公司、锦州凯美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

  ——数字视听。以大连“国家级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为依托,加快数字视听终端新产品研制,鼓励数字多媒体、数字娱乐、数字教育、数字健康等智能数字家庭产品推广,支持发展多业务网关和机顶盒等配套产品,完善产业链。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大尺寸液晶、高清平板智能电视、高清互动多媒体终端、蓝光播放器、数字激光视盘机等终端产品;3D电视、DLED一体机、激光电视等新产品;基于AVSDRA等自主技术标准的高清数字音视频制播设备、智能化网络传输和视频监控设备;数字多媒体、多业务网关、机顶盒、智能感知与控制设备

依托重点企业

沈阳同方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LG电子有限公司、大连华录集团、大连鼎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连海创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辽宁数字广播电视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现代通信。以沈阳市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网直联点建设、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通信整机产品,提高智能终端产品配套能力,支持通信网络设备发展,提高移动终端入网检测服务能力。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基于3G及以上技术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用高像素摄像模组,显示屏模组,3G/4G基站及基站控制器、中继站,移动交换设备,核心网分组域设备,矿用多功能无线通讯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车载应急通信系统,北斗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远程医疗系统

依托重点企业

云狐科技(沈阳)有限公司、沈阳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沈阳敏像科技有限公司、沈阳东软集团有限公司、大连环宇阳光集团、沈阳帝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以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易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文思海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连环宇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现代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重点推动以大连为主的软件外包业向高端发展,鼓励企业承接需求分析、基本设计、综合测试等高端软件外包业务订单。围绕沈阳东软熙康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智能健康平台、东网科技有限公司东北区域超算中心、沈北位置服务基地等平台建设,突破海量数据分析与处理关键技术,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产业。
  ——“互联网+”益民服务。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鼓励有资质的医学检验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发展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模式。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三)生物。
  ——生物技术药物。鼓励发展单克隆抗体、生物芯片等新型生物制剂,开发预防和诊断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创新药物,研发对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有显著疗效的生物技术药物和小分子药物。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传染病疫苗、联合疫苗或新型疫苗、新型动物疫苗,基因工程药物,抗体类药物,生物生化类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规模化制备生产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化学修饰技术、长效、缓释、控释等生物制剂技术,多肽药物大规模合成技术等,冻干疫苗耐热保护技术和疫苗质量快速评价技术和方法

依托重点企业

三生制药、成大生物、雅立峰生物、益康生物、依生生物、汉信生物、奥鸿药业、诺康生物等企业

  ——化学药品。提高原创、仿创药物研发能力,研发满足我国疾病谱的重大、多发性疾病防治需求的创新药物,加强对传统药物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国内首次开发药物的产业化研究。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抗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免疫系统、高发传染性等重大疾病的治疗药物,新型抗感染药物,针对神经和精神性疾病的新型药物,儿童用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3类新药;药物生产的分离纯化技术、手性合成和拆分技术、生物催化合成技术、晶型制备技术,药物生产在线质量控制技术,药物信息技术等;制剂生产的缓释、控释、长效制剂技术,速释制剂技术,靶向释药技术,透皮和粘膜给药制剂技术等新剂型工艺技术等

依托重点企业

东药集团、美罗集团、丹东医创、海思科制药、锦州九泰、华立金港、沈阳红旗、志鹰药业、上海绿谷(本溪)制药、辽宁药联、天医生物、华瑞联合、同联集团等企业

  ——现代中药。重点发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组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的1-6类中药新药,对疗效确切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中成药品种进行扩能及二次开发,推动民族用药的新品种开发及二次开发,实现现代中药关键技术突破。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1-6类中药新药,疗效确切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中成药品种扩能及二次开发,民族药和地方传统用药的新品种开发及二次开发,新型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精制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中药饮片炮制加工技术和装备、中药质量控制标准与技术等

依托重点企业

美罗集团、好护士药业、华润本三、丹东药业、沈阳红药、沈阳双鼎、奥达制药、阜新蒙药、桓仁同仁堂等企业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开发分子生物学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等产品,开展医用可吸收材料和血管支架等植(介)入高端生物医用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鼓励企业积极研发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多排CT、磁共振(MRI)、数字化X射线机(DR)、彩色超声、PET-CTPET-MR等医学影像设备,直线加速器、高性能无创呼吸机、新型医用氧气机等治疗及辅助治疗设备,电子内窥镜、新功能内窥镜等新型诊疗仪器,医用可吸收材料、药物冠脉支架、可降解支架、新型接骨板、接骨钉等新型植(介)入材料,新型快速诊断试剂

依托重点企业

东软医疗、开普医疗、新松医疗、沈大内窥镜、辽宁诺康生物、辽宁生物医学材料、汉德科技、奥瑞科技、东亚医疗、百奥医疗、新智源医疗、爱母医疗、浩宏医疗、迈迪生物、威灵医用电子等企业

  (四)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加快发展煤粉洁净气化燃煤锅炉、窑炉余能回收利用设备、高效换热器、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装备,以及辽宁特有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研发与产业化。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燃生物质锅炉、煤粉洁净气化燃烧锅炉,窑炉余能回收利用设备、工业锅炉智能燃烧系统,高效换热器、ORC余热回收系统、水蒸气压缩机、脱硫脱硝风机,新型高效节能混合电袋PM25除尘系统,固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成套设备,环卫系列设备、除雪系列成套设备、垃圾处理及水处理设备,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减碳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能源回收装置,无输水阀热泵式凝结水回收装置、喷射式热泵,道路冷再生快速修复,废弃物循环利用装备,固体蓄热装置及需求侧、发电侧综合一体化能效管理平台

依托重点企业

营口绿源锅炉有限公司、营口市中日友协环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远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徐工集团(辽宁)环卫设备有限公司、中起重工(大连)有限公司、沈阳北方交通重工有限公司、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推广应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力推广激光修复再制造技术,全面提升再制造产业创新能力。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尾矿提取有价组分综合利用技术,尾矿生产高附加值建筑材料,工业炉窑烟气回收硫资源生产硫酸,建筑废渣生产新型保温建材,废钢渣生产渣铁铸件、废弃尘泥生产球团、高档磁瓦加工综合利用技术、钢渣热闷查铁分离技术、钢渣微粉技术,市政污泥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机床再制造,大型轴承再制造,电机再制造,激光修复再制造技术,ATP油页岩干馏综合利用技术

依托重点企业

辽宁东和耐火材料集团、辽宁万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利永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大连东泰有限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金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鞍山钦元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辽宁电机集团抚顺煤矿电机厂、沈阳大陆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页岩炼油厂

  ——“互联网+”绿色生态。完善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利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跟踪电子废物流向,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搭建城市废弃物回收平台,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建立废弃物在线交易系统,推动现有骨干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完善线上信用评价和供应链融资体系,开展在线竞价等业务。
  (五)新能源。
  ——太阳能光伏。鼓励开发并网电站及分布式光伏电站应用产品,以应用带动产业规模提升和技术进步,努力打造辽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硅材料、硅片、太阳能电池片、非晶硅薄膜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品和切方机、超薄硅片多线切割机,多晶硅锭、单晶硅棒、高效聚光太阳能电池,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电池及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依托重点企业

锦州阳光能源集团、锦州华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等企业

  ——“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能源协调互补的能源互联网,构建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使电力设备和用电终端基于互联网进行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实现分布式电源及时有效接入,逐步建成开放共享的能源网络。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推进电动汽车、港口岸电等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完善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系统,统筹部署电网和通信网深度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同缆传输、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六)新材料。
  ——高品质特殊钢。以满足装备制造和重大工程需求为目标,发展高性能和专用特种优质钢材,逐步实现自主化。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核电大型锻件、特厚钢板、换热管、堆内构件用钢,超超临界锅炉用钢、特种耐腐蚀油井管及造船板、建筑桥梁用高强钢筋和钢板、高强汽车板、高标准轴承钢、齿轮钢、工模具钢、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等

依托重点企业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本钢集团公司、东北特殊钢集团、中信锦州金属有限公司、沈阳金属所等

  ——新型轻合金材料。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为发展方向,发展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重点满足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等交通运输装备需求。大力开展镁合金在汽车零部件、轨道列车等领域的应用。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镁合金制备及深加工技术,高性能钛合金、大型钛板、带材和焊管

依托重点企业

辽宁忠旺集团、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营口银河镁铝合金有限公司、沈阳金属所等

  ——稀土功能材料。大力发展超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积极开发高比容量、低自放电、长寿命的新型储氢材料,提高研磨抛光材料产品档次。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新型储氢材料,稀土功能材料

依托重点企业

沈阳中北通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抚顺恒德稀土深加工产业园等

  ——稀有金属材料。积极发展高纯稀有金属,加快促进超细纳米晶、特粗晶粒等高性能硬质合金产业化。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钼电极、高品质钼丝、钼大型板材和制件、高性能硬质合金等

依托重点企业

锦州新华龙钼业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远东钨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锦州天桥难熔金属有限公司等企业

  ——先进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合成树脂与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端含氟材料等产品。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丁基/卤化丁基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PETPBTPTT)、聚酰亚胺、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聚四氟乙烯树脂等

依托重点企业

盘锦和运、抚顺伊科思、营口康辉石化、方大锦化、阜新恒通等企业

  ——先进陶瓷和特种玻璃。重点突破陶瓷粉体及先驱体制备、配方开发、烧制成型和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扩大耐高温、耐磨和高稳定性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生产规模。重点发展平板显示玻璃(TFT/PDP/OLED),鼓励发展应用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涂膜玻璃、真空节能玻璃及光伏电池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TCO)超白玻璃。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超大尺寸氮化硅陶瓷、烧结碳化硅陶瓷,高电压等级多功能陶瓷,无铅绿色陶瓷材料,平板显示玻璃、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涂膜玻璃、真空节能玻璃及光伏电池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TCO)超白玻璃。关键技术:开发超薄玻璃基板成型、低辐射镀膜玻璃膜系设计与制备;TFT-LCD玻璃基板及OLED玻璃基板制备技术

依托重点企业

抚顺高科电瓷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法库陶瓷产业园、东旭(营口)光电显示有限公司、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等企业

  (七)新能源汽车。
  以华晨汽车集团、辽宁曙光汽车集团、沈阳华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辽宁凯信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降低能源消耗,研究和开发A0级纯电动轿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和新能源公交车,争取在电池能量密度、安全、寿命、质量、价格等方面取得突破。积极探索汽车租赁等运营模式,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

增程式电动轿车、增程式电动SUV、增程式电动MPV;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控制系统

依托重点企业

华晨汽车集团、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辽宁凯信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沈阳华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引领。

  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作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在“十三五”规划中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编制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布局优化及产品升级计划,出台辽宁省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以及其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明晰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二)统筹推进创新驱动和创业创新。

  结合沈阳市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中的各项任务,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成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

  设立省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募集社会资本共同成立一批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具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属性,且处于初创期、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激活全省创业投资潜能,推动创新资源集聚,通过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四)加大财税政策支持。

  财政专项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进口设备减免税等国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五)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强、科技成果多的优势,以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为核心,完善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和产业化的政策措施,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六)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推进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吸纳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的决策和实施;建立一批跨区域产业创新联盟,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设一批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建设重点领域工程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

  (七)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积极推进生物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机器人、通用航空、海工装备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发挥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产业集群和优势企业集聚。

  (八)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调整、新设学科和专业,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继续实施海外学子辽宁创业计划、引进海外研发团队工程、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等,引进一批创新型人才。

  (九)加大知识产权支持力度。

  加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对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按现行政策规定给予财政扶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名牌产品和创品牌活动。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市政府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编制本地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工作落实方案,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确保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上取得明显成效。各部门要按照要求,细化分解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工作计划及完成时限,根据职责分工,推进各项工作。

  为切实做好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在省委领导下,省政府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和各市市长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扎实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具体推进工作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做好跟踪协调、综合调度、具体落实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到实处。

 

 

 

                                辽宁省人民政府

                                2015728  

 

 

附件下载
  • 主办单位: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2号
  • 邮编:110032
  • ICP备案编号:辽ICP备2021001110号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55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529号
  • 建议使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 并以1024*768或更高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