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助力构建辽宁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议》(第13030488号)

  • 发布时间:2025-08-29 09:56:15
  • 编辑: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管理员
  • 来源:办公室

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界别集体提案者: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助力构建辽宁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双化协同工作,积极支持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提案中提出的相关问题和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我们下一步推动全省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顶层设计。省工信厅制定《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点”上持续打造数字化场景、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线”上布局专业服务商和产业大脑,“面”上开展省级中小企业试点城市建设。出台《辽宁省绿色制造梯度培育及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省住建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全省智能建造与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的通知》,加快推动全省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省交通运输厅出台《辽宁省“数据要素×交通运输”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强化数据资源管理与治理。省数据局制定《辽宁省数字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支持工业、电力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数字化、绿色化、智慧化转型。省通信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信号升格 畅连辽宁”专项行动方案》,加快提升网络覆盖和业务服务能力;印发《辽宁“算力强基 注智赋能”行动计划(2024-2026年) 》,重点推动算力在工业、能源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创新。

  (二)落实财税政策。省财政厅安排“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运用直接补助、财政贴息、揭榜挂帅等方式,坚持“智改数转网联”赋能,支持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下达数字经济专项资金,采取配套补助、以奖代补、融资担保等支持方式,支持各领域、各地区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省税务局建立完善税费政策落实问题快速反应机制,加力提效精准推送“政策找人”,持续加强政策宣传辅导,全面建成强风险防控体系,多部门协作打击骗取和违规享受税费优惠等违法行为,确保系列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见效。

  (三)推进新基建和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加快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提升5G基站覆盖水平。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企业1.5万家,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达到104个,沈阳市入选国家首批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推进网络带宽扩容,提升数据传输的质量和效能,积极发展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共享,编制公共数据目录123个,并上传“辽宁省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开展公共数据开放目录工作,共开放9个目录,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供数据支撑。

  (四)推进数字化转型。累计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370家,省级智能工厂179家。沈鼓集团等8家企业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等两化融合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沈阳、大连、盘锦市获评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省数据局培育创建39家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省发改委支持企业、科研院所申报建设省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五)推进绿色化转型。2024年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9%,“十四五”累计下降13.6%。累计培育697家省级绿色制造单位,204家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中国移动(大连)数据中心获评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国家“无废园区”典型案例名单。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能效“领跑者”企业。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绿色生产设备与工艺,鞍钢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等3个项目获得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支持。

  二、下一步安排

  你们提出的建议,对我省传统制造业双化协同转型工作非常有帮助。接下来,我们将充分考虑,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财税政策。健全税费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全面简化税费优惠申办流程,大力提升税费政策宣传效能,健全完善纳税人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各项财税政策,统筹各类资金,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二)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统筹各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程度、政府规划、行业和企业业务需求等要素,加快打造一批“产业大脑”。建立灯塔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库。推动中小企业规模化开展数字化转型,形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效机制和本地经验。完善绿色制造培育机制,支持和引导企业创建绿色制造单位,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探索推进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建设。

  (三)推动融合应用。加快“双千兆”网络普及提质,试点部署万兆光网,推动5G演进(5G-A)创新发展。深入实施“信号升格 畅联辽宁”“5G轻量化”“算力强基 注智赋能”“标识贯通”等专项行动,加强5G-A、人工智能等在重点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

  (四)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积极开展政务数据目录国家基本要素认领、扩展要素编制等工作。加快推进“辽宁省生态环境业务综合平台”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领域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水平。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韩梅

  联系电话:86892792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6月3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