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相关建议》(第13030375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08-29 09:36:47
  • 编辑: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管理员
  • 来源:办公室

陈一男提案者: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相关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辽宁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辽宁工业基础厚重、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优势锻长板、围绕长板补短板,加快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

  1. 优化产业政策环境。我省出台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辽宁省大数据发展条例》等政策。编制印发了《数字辽宁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社会等领域年度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推进数字辽宁建设。

  2. 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制定了《辽宁省数字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置了数字产业、数字经济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支持方向,明确了支持方式。

  3. 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印发《辽宁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工作方案》,组织遴选创建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已累计达到 39 家,可为工业、农业、服务业广泛提供转型路径、技术支撑、应用场景谋划设计等普惠性、创新性服务。

  4. 提升数字政府效能。统筹推进政务云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4年底,省本级672个信息系统集中上云38个省直部门、126个应用系统实施了本地和异地灾备服务,125个系统部署在信创云。数字政府基座项目完成初验。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累计办理业务超过3.3亿件,“辽事通”平均每月300余万人在线办理业务。“辽政通”注册用户38万人,注册单位1.5万个,累计处理收发文25.8万件、日常事务性审批业务5.6万个。

  5. 深化数字社会建设。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对首批沈阳、鞍山等5市和桓仁、东港等8县(市、区)县省级试点智慧城市试点开展终期评估。沈阳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和大连市多源数据融合应用赋能城市治理“一网统管”2个典型案例入选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经典案例集》。

  6. 提升创新能力。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连续两年实施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领域举办活动73场,吸引超过100所高校、2000家企业参与,累计发布高校科技成果5000项。2024 年高校全年转化科技成果 7395 项,转化金额 37.18 亿元,其中合同转化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项目较2023年增长7.5%。

  二、建议答复

  围绕您提出的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发展建议,我厅会同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数据局、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织认真学习采纳,结合实际工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快打造数字化发展生态。继续开展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创建工作,组织数字化转型对接促进活动助力企业转型增效。用好省数字经济专项资金,持续支持高质量数字经济领域项目和企业,促进数字产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强化数字政府基座项目赋能应用。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提升“一网协同”水平,不断拓展“辽政通”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技术和教育、医疗、就业、养老、助残等公共服务融合。提升社会治理“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水平。

  2. 打造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省教育厅将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不断强化工业互联网领域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省人社厅将面向省内在岗或拟从事数字经济领域工作的各类从业人员,以及普通高校全日制毕业学年学生,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将数字人才纳入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发布范围,深入实施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手拉手”以才引才专项行动、“百校千企”人才对接计划。

  3. 加快工业软件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研究推进工业数据确权和分类分级管理,利用工联院分院分中心平台,谋划建立辽宁省工业大数据交易平台,率先在铁西区推广应用。推动工业软件场景应用,围绕装备、化工、冶金等行业重点推进运营管理类、生产控制类、研发设计类、协同集成类和嵌入式软件场景应用示范。推进工业软件国产化应用,引导企业参与国产生态建设,建立基于国产软硬件的研发平台和验证测试环境。发展壮大鲲鹏等自主产业生态,支持企业基于“鲲鹏+异腾”等进行应用开发和移植,打造创新行业解决方案。

  4. 探索数字养老体系。依托“金民工程”辽宁省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推动提升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横向为省数据中心、省纪检监察大数据监督平台等提供数据支撑,对下实现与各级民政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开通辽事通民政专区“养老机构查询”模块,促进养老服务资源供需高效对接,提供广大老年人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

  5.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2024 年下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等专项资金 6.78亿元的基础上,2025年继续安排相关专项资金14.4亿元,坚持“智改数转网联”赋能,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加快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支持传统产业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6. 强化人才培育引进。继续落实国家出台的相关人才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以比照享受,重点包括对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股权奖励,个人一次缴纳税款有困难的,可在不超过5个公历年度内分期缴纳。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技人员,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中取得的现金奖励,可减按 50%计入科技人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等。加强数字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对新设立流动站、工作站的单位给予15万元奖励。支持博士后围绕企业项目开展科研攻关,放宽企业博士后进站年龄至40岁,对新进入企业工作站或创新实践基地的博士后给予10万元奖励。引导博士后留辽来辽创新创业,对全球排名前200高校博士毕业生,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并留(来)辽工作人员,给予30万元奖励;博士后到企业工作可破格申报或直接认定职称,到中小型科技类企业工作可直接认定副高级职称。 

  联系人:黄晓东

  联系电话:18840068181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5月21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