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在我省养老领域加快人工智能应用的建议》(第0056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08-29 09:17:25
- 编辑:省工信厅管理员
- 来源:办公室
朱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省养老领域加快人工智能应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当前,随着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群体对精神关爱、精细化护理的需求持续提升。面对需求的快速增长,我省养老产业特别是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远不能有效满足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关于在我省养老领域加快人工智能应用的建议”切中了当前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符合当下国家发展战略,贴合我省实际,前瞻性地提出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对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和养老产业结合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拓宽了推进人工智能和养老产业共赢发展的工作思路,对进一步加快全省养老产业智能化布局具有指导性意义。收到您的建议后,省工信厅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省人工智能赋能养老产业的思路和举措,要求省工信厅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编写“十五五”规划时要充分借鉴、吸纳您的建议意见,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养老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目前,由省工信厅牵头制定的《辽宁省“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专门提出“建立产业基金支持体系,创新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推进人工智能在多场景的应用推广”。这一思路也来源于您提出的“探索人工智能在实际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模式和效果”以及“设立专项基金,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在养老领域的研发工作”。结合您的建议,正在编制中的“辽宁省‘十五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辽宁省‘十五五’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辽宁省‘十五五’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规划”等,都把人工智能与养老等领域结合发展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省工信厅还专门组织开展了“全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探索和分析人工智能在养老等领域推广应用的方式和路径。
根据您的建议,省直相关部门加快了推进人工智能和养老产业发展步伐。省民政厅正逐步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不断优化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养老服务效率。省科技厅大力推进“智慧康养-社区嵌入式养老大数据Ai服务平台研发”等28个养老相关项目成果转化,助力养老产业发展。省人社厅正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技能提升行动,拟开展养老服务和人工智能应用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推动两个领域的职业工种不断融合,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不断提升,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意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努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共赢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加大政策支持。支持养老领域智能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围绕提升主动健康和老年健康服务科技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领作用,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为我省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产品、服务支撑和保障。
二、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共进。推动企业、高校、研发中心、养老机构等联合开展适老化技术攻坚,在生活辅助、喂食护理、健康管理、情感陪护等场景推进智能产品开发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行互联网产品无障碍改造。
三、加大专业人才培养。指导相关院校根据需要,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医养交叉课程,加快人工智能在养老专业应用,探索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引导养老从业人员了解人工智能,使用人工智能,提高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
四、保障数据安全。依托省电子政务外网、省政务云平台等基础设施平台,持续为我省养老行业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所需的云资源、密码资源池、网络安全防护及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五、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智能化养老服务标准建设。推动有关部门制定人工智能养老服务的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确保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推进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挥大数据和AI+的作用,加强对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监管,提高为老服务质量和效率。
六、持续加大智慧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继续设置养老和智能看护等专业赛项,提升技能的同时,提高养老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坚持使用网络、媒体等渠道,结合社区、养老院等老年人集中场所,以实际体验、知识宣讲等方式加大智能化养老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联系人:王永剑
联系电话:86896206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