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关于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为切入口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提案》(第13020240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09-30 13:55:42
- 编辑: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管理员
- 来源:办公室
省工商联:
你们提出的关于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为切入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力度,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动力”的建议
一是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出台《辽宁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若干措施》,在引育市场主体、提升产业能级、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发展生态等方面提出20个措施。印发《辽宁省加快发展工业软件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信创适配、人工智能等地方标准22项,认定首版次软件产品43个,鞍钢股份数据赋能智慧炼铁新模式等4个项目获评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印发《辽宁省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产业。沈阳已建立国内较完整的IC装备产业链条,与北京、上海构成我国IC装备产业发展的三大重点地区。2023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094亿元,同比增长5.2%。软件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47.9亿元,同比增长14.6%,软件业务出口居全国第一位。
二是建设协同创新载体。组建省集成电路装备创新联合体,瞄准28-14nm制程突破核心技术,开发整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拓荆科技PECVD、芯源微前道浸没式涂胶显影设备、和研科技全自动切割去环一体机、大连佳峰全自动银浆装片机、富创精密关键零部件表面涂层、沈阳科仪制程用真空干泵等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揭榜挂帅”等科技攻关项目,解决了“卡脖子”问题,谋划布局“新赛道”产业。支持东北大学柴天佑院士承担的“优化决策与控制的工业人工智能平台”科技重大专项,成功研制出决策与控制一体化的工业人工智能平台。15MW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系统示范工程项目已竣工投产,是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气站,综合储能效率达到90%以上;多动力耦合电动矿用车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解决了300吨以上大型矿车大功率发动机“卡脖子”问题,首年上市签单145台,合同金额超10亿元。组建省重点实验室群,推进辽宁辽河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河实验室建立与依托单位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对实验室群的科技创新活动协调及成果验证推广进行充分保障,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印发《辽宁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到2030年,数字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围绕人工智能、物理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3000人左右,累计培养培训不少于20000人。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工程。2023年通过“资格推荐+文化考试+技能考核”方式面向一线企业员工录取“匠苗”136名,“一匠一案”开展“匠苗”培育。通过以师带徒、工匠传承、工学交替、训育结合的方式为辽宁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成为大国工匠潜质的企业高技能人才。
下一步,一是做深做强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展“数据要素X”行动,办好“数据要素X”大赛辽宁分赛,广泛征集工业制造、现代农业、交通运输等领域“数据要素X”典型应用场景,谋划储备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赋能新质生产力。提质软件产业,全面推进《辽宁省加快发展工业软件产业的若干措施》及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落地,支持基础工业软件在重点行业应用示范,积极谋划一批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培育工业软件标准体系,推进工业软件产品认证、评估和标准制定,2024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加速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培育壮大集成供电路装备整机和关键零部件产业,重点推进拓荆半导体薄膜设备产业化基地、芯源微新厂区生产基地、和研半导体精密划片设备研发及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2024年集成电路装备产业营业收入增长30%以上。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积极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全力建设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科技城、沈抚科创园,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优化省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布局,鼓励高校院所联合企业共同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同建设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在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集成电路装备、工业基础软件等优势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提升关键核心技术供给水平。三是强化人才支撑。根据区域产业布局和科技创新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成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培养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拔尖创新人才。贯彻落实《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高校设置数字经济等相关专业,推动涵盖软件、大数据等相关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面推广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和现代学徒制,校企持续推进订单、定制式人才培养,创建产教联盟,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支持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产品研发、项目孵化,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服务支撑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引育用留”并举,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技能辽宁行动”,打造“辽宁工匠”品牌。
二、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建议
一是加快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全省建设5G基站12.2万个。东北唯一的“星火•链网”(沈阳)超级节点投入使用,“星火•链网”骨干节点上线3个。全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上线40个,接入企业超1万家。重点培育中航沈飞民机等65个省级5G工厂,面向装备、原材料、消费品、电子等重点行业领域,鼓励企业按需建设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等类型5G工厂,加快推进5G规模化应用。8个工厂入选工信部《2023年5G工厂名录》,数量居全国第8位。培育沈阳自动化所中科云翼等87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企业建设跨行业跨领域、行业型、区域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鞍钢“羽嘉”、大连航天新长征大道“长征云”入选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东北地区“零”的突破。二是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印发《辽宁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工作方案》,2023年组织遴选创建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0家,累计达到39家,提供普惠性、创新性服务。利用省数字经济专项资金支持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产业数字化项目和创新载体建设,2023年支持农业数字化项目2个,工业数字化项目2个,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创新平台18个。2023年,推动出台《工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评估规范》《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评价通则》两项地方标准。支持三一重型、抚顺新钢铁等337个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生产效率提升20%,运营成本下降10%。大连亚明汽车部件等11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工厂。遴选沈阳三生制药、大连机车等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53家。沈阳、大连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争取到中央资金3亿元,支持1100余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盘锦市入围国家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公示名单。拟争取中央资金1亿元。聚焦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以“揭榜挂帅”形式支持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大型央企开展钢铁、石化行业减排降碳科技攻关。
下一步,一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印发《辽宁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构建开放融通和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为跨系统、跨行业、跨领域提供标识数据服务,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赋能水平。培育跨行业跨领域、行业型、区域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提高平台面向不同行业和场景的应用服务能力,探索形成商业发展模式,到2024年底,重点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00家。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进一步助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办好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注重发挥实效和打造大会品牌,营造发展氛围。二是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深度结合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支持工业企业购置工业机器人、机械臂、AGV小车,以及MES、ERP、PLM等工业软件,加快“机器换人”,普及应用工业软件,建设一批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围绕我省22个产业集群,分类梳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需求,鼓励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大脑,推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召开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接交流会等活动,促进服务商与重点企业精准对接,推广数字化转型新技术和新模式,撮合形成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
三、关于“持续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的建议
一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动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机器人、医疗装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已形成以化学药、生物药、中药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全国重要的大宗原料药生产基地,疫苗生产企业数量居全国前三。金属新材料产业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在钛材料、核材料、航空发动机材料等领域已拥有了一批先进技术和成果,部分工程塑料、特种橡胶、高牌号聚酯、高端聚烯烃等先进化工材料已实现产业化。二是谋划布局“新赛道”产业。增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的有效供给,统筹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创新平台与载体,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健全“供给侧—需求侧—中间服务—要素支撑”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孵化青阙大模型、沈阳•太一大模型、面向眩晕诊疗的中文医疗对话大模型等一批人工智能模型,其中大连化物所近期发布的智能化工大模型,可实现化工知识快速检索及化工流程工艺的自主设计和优化应用,为推动化工研发新范式建立和化工工业软件国产自主化奠定了重要基础。2023年,全省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5.5%。
下一步,一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探索“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联盟”一体化推进模式,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崛起。加快工业母机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基础产品攻关,发展航空装备产业,以国产民用大飞机为核心,围绕蒙皮、起落架等机身结构开展产品升级。加快沈飞配套园、航空动力园、民机配套园建设。争取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区域中心,加快发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支持创新成果转化、新产品产业化项目建设,实现新药和新型医疗器械投产上市。二是积极布局未来产业。聚焦工业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前言新材料、氢能储能核能、深地深海深空、基因技术与细胞治疗等领域,建立完善新技术发现机制、成果转化推进机制、价值发展机制。发挥辽宁实验室、高水平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优势,集成各方面创新资源,加快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性成果。新能源领域,重点谋划启动规模化氢能应用,推动飞轮储能、电热熔盐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装备示范应用。新型交通领域,以高速船舶新赛道市场需求为牵引,在材料轻量化、燃料绿色化、设计智能化、驱动全电动化等方面突破。细胞治疗方面,支持我省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细胞治疗产品开发和产品标准制定,推动创新成果本地转化。
四、关于“发挥民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夯实新质生产力的承载基础”的建议
一是发挥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激励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耕专精特新发展。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356家;认定2批次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58家,有效期内全省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82家;开展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申报和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认定41家,通过复核40家,有效期内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6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10341家,备案“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1031家。推动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成为我省“独角兽”企业。二是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强化货币政策工具引领,做好资金保障,持续扩大再贷款、再贴现投放,为金融机构注入低成本资金。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累计提供央行低成本资金952.6亿元,同比增加67.1亿元,支持各类市场主体4.3万余户。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机构创新推出了“辽科贷”、“工银科创贷”、“辽沈科创贷”、“科技易贷”等产品,向8460家科技企业投放贷款。召开银企对接会11场,银行机构推介“白名单”企业融资需求1100个,促进融资对接超400亿元。加快首贷、续贷中心建设,沈阳设立东北首家“续贷中心”、8个市设立“首贷中心”,支持1700个市场主体获得贷款18亿元。提升“辽宁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服务中小企业效能,累计解决融资需求750亿元。
下一步,一是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积极推动创新资源向优质民营企业聚集,通过支持民营企业承担“揭榜挂帅”项目、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和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等方式,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具有高成长性、专业化优势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二是强化金融赋能。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通过创新投入方式、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举措,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地方金融组织和创业投资等机构完善金融产品,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服务,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积分贷”等金融产品,促进民营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率,带动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更好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