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注重科技提升增强市场理念推动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的建议》(第0079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0-06-10 15:06:00
  • 编辑:省工信委管理员
  • 来源:办公室

金子委员:

  您提出的《注重科技提升增强市场理念推动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的建议收悉,提案高度契合我省产业发展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对推进我省制造强省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启发性,我们将认真学习吸纳。现答复如下:

  一、提升装备制造业质量水平

  (一)深化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一是推动沈阳、大连持续做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同时,进一步指导鞍山市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工作质量,做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大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培育工作力度,有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开展省内企业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工作,推动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逐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四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工作原则,推动企业与银行、担保机构之间的通力合作,为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提供全链条服务。

  (二)强化人才支撑服务。一是继续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积极贯彻《关于推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及其配套细则,为我省制造强省“引育留用”人才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推进《辽宁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实施,指导各市根据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工作需要,制定职业培训政府补贴专业市级目录,全面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制造业工人技能水平,优化队伍结构。三是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积极组织参与国家级技能竞赛,为青年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平台。

  (三)大力推动质量品牌提升。一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先进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鼓励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二是开展辽宁省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和辽宁省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工作,加强质量品牌宣传,推广品牌建设的先进经验。三是深化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建设,推进新松机器人、沈鼓集团、大连冷冻等3户企业成功列入国家试点项目,推进辽宁福安重工等7个省级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四)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一是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滚动推进100个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扩大典型示范,引导更多企业建设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二是围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等方面,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培育工作。三是培育、挖掘一批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四是组织省内重点企业、技术专家及软硬件供应商开展服务对接及经验交流系列活动。

  (五)加快推进工业强基、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一是推动省引导基金出资设立辽宁省工业强基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对接国家工业强基重点工作,支持我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参与国家强基工程。二是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地方联合及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推荐一批企业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装备制造绿色化

  (一)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切实抓好“小升规、规升巨”工作。落实《辽宁省“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培育行动实施方案》,建立省市县三级企业培育库和工作联动机制。2019年计划完成1000家小升规企业,实际完成达1350家。二是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抚顺、盘锦等实体园区打造融通发展特色载体。三是持续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四是进一步宣传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启动《辽宁省中小企业权益保护条例》制定工作。

  (二)实施特色消费类产品发展工程。一是积极开展消费升级、市场拓展、智能提升三大专项行动。发展农产品深精加工,培育现代家居产业,加快推进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化药、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现代中药等重点领域,补齐医药产业发展短板。二是大力发展户外服装、泳装、特色农产品、医疗器械、“辽药六宝”等产品。加快推进禾丰牧业、大连瑞光新材料、本溪上海绿谷等企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

  (三)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一是完善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机制,开展执法检查和落后产能排查,推进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二是组织开展全省淘汰落后产能督导和检查,落实信息公开和联合惩戒制度,及时查处举报问题,防止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三是严控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小炼油、小化工等行业新增产能。

  (四)扎实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一是积极推荐国家级绿色工厂, 2019年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47家,目前省级以上绿色工厂达到70家。二是加强全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理念宣贯,对100家重点企业开展绿色制造体系专题指导。三是大力推进实施工业能效提升工程,加快高效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对10个行业重点耗能企业实施专项监察。

  三、推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化

  (一)持续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通过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促进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化转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和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了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沈阳东软医疗、沈鼓集团等11个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三一重装、特变沈变公司等38个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沈鼓集团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云制造”平台,实时为客户提供故障预警、故障排除等15种在线服务,接入大机组2000台,机泵4000台。东软医疗医学影像云服务平台,已经在山东、河南、辽宁、内蒙古等多省市建设5个区域影像中心,覆盖超过500家医院的院级影像云接入平台。

  (二)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推广应用。充分利用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组织我省装备企业上报首台套装备产品,并积极推荐列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深入开展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宣贯工作,会同省财政、省保监部门做好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保险补偿项目组织申报工作,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在国家、省重点工程的示范应用。近年来,共有50家企业、137项装备,获得国家财政36569万元资金支持。

  (三)推进机器人应用推广。深化实施工业机器人应用倍增计划,以改造传统设备、优化传统工艺为方向,在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差、安全风险高、工艺要求严的关键岗位,通过“用户+制造商”联合开发、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等方式,实施“机联网”“厂联网”等以智能机器人系统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切实提升行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减员、增效、提质、安全”的目标。

  (四)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围绕智能化转型需求,面向不同行业,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性强、行业特色明显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方案设计、软件开发、装备改造、技术支持、检测维护等方面为行业提供服务。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依托专业优势,与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强合作,面向行业提供服务。发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集聚智能制造服务资源,有序推进跨行业、跨领域合作,全面提升我省智能制造服务水平。

  四、全面加强产业配套能力

  (一)发挥我省航空装备产业联盟的积极作用,依托现有近200家联盟会员单位,推进省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协同创新、协作配套。鼓励和支持相关配套企业进入园区,促进配套产业集聚发展。加快航空产业科技成果在我省转化,弥补产业配套短板。

  (二)着力提高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游艇的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能力,掌握在配套产品选型上的话语权,使我省更多的配套产品被大船重工、大连中远海洋重工等总装企业选用。支持有条件的装备企业参与船舶关键配套设备的研制,提高船舶配套能力,使更多的配套企业进入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链。

  (三)以华晨汽车集团、曙光汽车集团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带动关键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万辆,同比增长57%。以促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为目标,积极发展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电池关键材料和充电机、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备,尽快形成规模化配套能力。

  (四)鼓励和支持数控机床主机、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等产业链关联单位组建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建立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与机床企业长期的配套关系,打造完整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配套产业链。发挥省数控机床产业联盟的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装备制造全球化

  (一)加强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用为一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省装备行业已拥有2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7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占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量的46.0%。依托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创建了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相继创建了省燃气轮机创新中心、省冷热技术创新中心、省掘进装备创新中心、省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新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基地50家。我省在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一是加快推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增材制造装备、通用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二是加快推进自主燃气轮机“一中心两基地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先进医疗装备示范应用,培育壮大冰雪装备产业。四是积极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工作,加快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

  (三)推进与“一带一路”地区合作发展。装备重点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加快重点领域装备产品“走出去”步伐。沈飞、黎明进一步加强与空客、波音等航空巨头的深入合作,国际转包业务稳步提升。大连华锐重工研制的大型G系列船用曲轴成功打入韩国市场。大连机车先后向阿根廷出口20台宽轨机车是我国出口阿根廷的首个提速客运线铁路项目。华晨汽车集团现已在伊朗、俄罗斯、埃及、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设有6个生产基地,主要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变电工沈变集团公司在世界八大区域设立27个海外机构,产品销往30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从“装备中国”到“装备世界”的跨越。

  六、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

  (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简政放权的力度不断加大。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我省多轮次集中梳理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事项,目前有395个事项的1000余个业务实行了动态管理和公示公告。同时,依据《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的规定,组织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逐项梳理进驻事项申报要件,在申报要件方面,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将每个事项的设定依据、实施主体、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审批流程、收费标准、监督投诉电话等60余项内容编制办事指南进行公开。

  (二)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目前,省政务服务中心共设置37个服务窗口,进驻中心的37个部门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审批工作的业务骨干进驻中心,并实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和“AB岗”等制度。工作人员全部挂牌上岗,共产党员全部亮明身份。通过日常巡查、每月考核、年度考评等方式,强化对窗口工作的绩效考核,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深化行政审批改革。

  1.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法治化建设。启动全国第一部省级营商环境法规《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工作,全面覆盖国家《条例》的内容的同时体现辽宁特色。出台《辽宁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信息管理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和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令形式出台的地方性规章《辽宁省推进“最多跑一次”规定》等法规规章。

  2.聚焦体制机制建设,推进改革任务落实。

  (1)推进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国家工作时限要求,已经完成省级平台与国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正式对接运行。同时,以“环节最少、材料最少、时间最少、跑动次数最少”为目标,省、市、县对54961个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从制度层面减少自由裁量权和权力寻租空间。印发了《关于加快实现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全省“四办”工作进行部署。目前,我省“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清单已在辽宁政务服务网上进行公开。

  (2)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制定完成8类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示范性文本,在全国省级改革范围内覆盖面最全。明确工程项目从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办理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目前,全省上下正以“四个一”为重点,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初步建成一个信息化系统和“一套机制”,完成梳理规范“一张表单”,基本实现“一个窗口”。

  二是对全省企业开办进行流程再造,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会同省发改委、公安厅、人社厅、税务局、市场监管局等起草了《关于持续深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实施意见》。全面实现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三个环节共计3.5个工作日内办结的基础上,加入社保、银行开户环节,实现全流程3个工作日办结。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大幅整合、优化、删减申请材料,将企业提交材料总体压减一半以上,全省范围内市场主体登记当场办结率达到80%以上。

  (3)推进“一个窗口”建设。按照国家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分领域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将“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办多事”。推行“三集中三到位”,将审批事项集中到大厅,实现应进必进。

  下一步,着眼“十四五”发展,我们将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制造业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年6月3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