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全面推广应用“央地对接大数据平台” 以优化辽宁省产业链布局与资源配置的建议》(第1421558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09-30 15:22:04
- 编辑: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管理员
- 来源:办公室
张桂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广应用“央地对接大数据平台” 以优化辽宁省产业链布局与资源配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深挖应用潜能
2023年初以来,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聚焦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22个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省领导率先垂范,郝鹏书记指导完善产业集群专班工作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齐抓共管,组建了行之有效的“21+7”工作推进机制。今年,自《22个重点产业集群省领导分工》印发以来,21位牵头省领导组织召开座谈会、调度会、走访调研企业、项目、园区,专题研究谋划集群建设发展的工作思路、发展方向和具体举措。数字赋能是我省提升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2023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在网络方面,确定中航沈飞民用飞机、大连华锐重工等20个5G工厂,全省累计达到40个。鞍钢齐大山铁矿、嘉里粮油(营口)等8个工厂入选工信部《2023年5G工厂名录》。推进沈阳中德产业园、大连金普新区等15个产业园区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在平台方面,新增重点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4个,全省累计达到87个,平台服务工业企业超过6万户,同比增加1万户。鞍钢“羽嘉”、大连航天新长征大道“长征云”获评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东北地区“零”的突破。在标识方面,新增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6个、“星火•链网”骨干节点2个,全省二级节点达到39个、骨干节点达到3个。在数据方面,华为沈阳人工智能中心新增算力200P,全省算力规模达到2500P。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大连制冷装备行业分中心投入使用。
(二)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在服务商资源池方面,建立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服务商资源池,第一批99家企事业单位入选。建立了制造业数字化应用场景数据库,线上征集企业数字化应用场景需求1300余个,撮合服务商与企业深化合作。在服务诊断方面,推动1973户企业参加两化融合评估诊断,820户企业参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遴选确定2023年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594家。在智能工厂方面,遴选确定了辽宁名华模塑、大连机床等120个省级数字化车间、65个智能工厂,全省数字化车间累计达到222个、智能工厂达到115个。大连亚明汽车部件等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工厂,沈阳三生制药智能在线监测等40个场景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确定沈阳三生制药、大连机车等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23家,全省累计达到53家。我省入选工信部数字化转型贯标工作试点省,首批组织特变电工沈变集团、鞍钢自动化等4户企业开展贯标试点。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组织沈阳、大连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争取到中央资金3亿元。组建沈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三)加快培育产业发展生态
举办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活动,开展数字化转型对接系列活动,搭建高能级合作平台,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成功举办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期间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对接、专题论坛、平行论坛、创新成果展、夜话等数十场交流对接活动,发布成果57项、签约164个项目,签约金额约580亿元,覆盖工业元宇宙、智能芯片等多行业多领域。13位国内外院士,30余位外籍专家学者,30余家国家级双跨平台企业,近500名省外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会,近7000人次参加主旨报告、论坛等活动,3万余人次参观展览。大会参会人数、参展企业数量、科技含量、签约质量、宣传报道力度、国内外影响力等均创下历届之最。大会已经成为是我省在数字经济领域一张靓丽的名片。组织召开生物医药、钢铁、纺织、建材等行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接交流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星火•链网”推广应用现场会、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现场会、数字化转型贯标工作宣贯培训会、全球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论坛暨首届“星火杯”区块链应用大赛总决赛等活动20余场,撮合企业与数字化服务提供商深入对接。编制了辽宁省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案例精选、5G工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等典型案例集,收录了装备制造、冶金、石化、轻工等行业企业数字化典型案例450个。
(四)发挥专项资金扶持引导作用
2023年,利用“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合计支持项目693项,安排资金40127万元。重点推动了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扩大了标识解析和“星火•链网”应用规模,调动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促进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2023年,全省参加两化融合评估、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近3倍,从两化融合21项指标中看,有5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项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15项指标全国排名提升。
今年5月,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为主题的辽宁省企业大会在沈阳召开。活动期间,发布了依托格微软件绘制的辽宁省重点产业链产业分析图谱清单。图谱围绕辽宁省24条工业重点产业链,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积累研发的“辽宁产业招商图谱”平台,进行了产业分析,共梳理出1200多个产业节点、100余个产业断点和弱点,标注了全省近1000户代表企业,较为全面细致地反映了24条产业链情况。图谱站在产业链全景的视角,直观反映出产业链上下游关系、重点产品、典型企业、长板弱项等信息,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资源共享、沟通协作、配套对接,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同时,对我省精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下一步工作
继续加速产业集群生态数字化建设,以产业集群为对象实施数字化转型。依托各产业集群丰富的应用场景,以数字化需求为导向,龙头企业为依托,政府、行业协会、服务商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数字化协同体系。用足用好央地合作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政策,汇聚各方资源,加速布局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推广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集群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省产业集群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关注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省“数字辽宁 智造强省”有关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