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辽宁省打破地域界限推进产业集群的建议》(第1421575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09-30 15:11:20
- 编辑: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管理员
- 来源:办公室
张祥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破地域限界推进产业集群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成立统一的产业集群推进模式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发展,把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作为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的重要抓手,为推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做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建立完善工作机制。202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由省政府领导同志牵头抓,行业部门专班抓,上下贯通、协同发力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由7位省领导分别牵头22个产业集群建设,由省智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今年调整为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省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和产业集群建设。2023年,为进一步完善强化省领导牵头作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调整产业集群和“三篇大文章”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建立“15+6”工作机制,增加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力量,由15位省领导、6个省直部门分别牵头22个产业集群建设。今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2个重点产业集群省领导分工>的通知》,在保持产业集群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对22个集群具体领域进行优化调整,协调新增6位省委领导、1个省直部门参与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21+7”工作机制。二是健全政策体系。2023年,为充分发挥我省各地资源禀赋,推动各市明确发展定位,强化重点地区对产业集群的牵引作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施意见》,鼓励各市依托产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各集群专班研究制定支持政策,截至目前,精细化工、高品质钢铁材料等13个行动方案已正式印发,其中软件、医疗装备、人工智能等6个集群出台配套措施。三是加强统筹调度。建立三项调度制度,完善“一图六清单”工作模版,形成22个重点地区分布图,梳理重点企业1242户、重点项目2086个、重要园区192个、招商方向262个、专家人才1246人。刊发简报13期,宣传建设航空动力产业园、举办压缩机和制冷装备大会等经验做法。推动各地区落实主体责任,对应省级建立市级机制,出台配套政策。
二、关于在全省范围开展公共服务
一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省工信厅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面向工信管理、企业服务的信息化平台——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与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两个平台”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提升工信管理效率与能力,转变服务企业工作方式。其中,平台设有产业集群板块,通过分析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占比、集群投资占比、主导产业营收及增速、各产业集群营收增长趋势对比,综合判断全省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辅助支撑产业集群引导和培育方向。二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数控机床集群组建省工业母机创新中心。机器人、集成电路装备、压缩机及制冷装备集群推动组建各自领域创新联合体。航空装备集群推动606所太行实验室辽宁基地揭牌运行。三是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培育5G全连接工厂4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15个;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39个,数量居全国第3位,接入企业10970家,标识注册量15亿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87个,服务工业企业近6万户。鞍钢“羽嘉”、航天新长征大道“长征云”成功入选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四是建立共享服务平台。2013年以来,我省启动建设辽宁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先后出台《辽宁省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实施方案》《辽宁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推动我省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今年,我省开展“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赋能企业创新发展”专项活动,组织开展仪器设备资源调查摸底,动员省内相关机构将科研仪器纳入大仪网,首批筛选出63家科研机构、13家专业检测机构,共5641台(套)通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升级大仪网服务功能,开发上线“辽仪共享”微信小程序,通过手机端就查询仪器设备、附近机构、供求信息等内容,实现“随手测”“身边测”。
三、关于全省一盘棋建立产业链
促进链群协同发展,“一链一策”制定具体措施。制定集群产业链构成图谱,印发《辽宁省重点产业链产业分析图谱清单》。出台《辽宁省产业基础再造实施方案》,滚动推进200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设置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专项指南,围绕工业“六基”组织一批优质项目,对突破“卡脖子”问题、填补国内空白、实现替代进口的关键基础产品和核心技术给予资金支持。2023年,推进150个重大技术装备协同攻关项目,认定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49个,“太行110”重型燃机等70余项大国重器及重大技术、产品取得突破。发布《2023年辽宁省首批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攻关任务“揭榜挂帅”工作指南》,支持关键技术、工艺及核心装备攻关项目20项。发布《辽宁省工业企业创新产品目录(2023年度)》,639项产品列入目录,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2023年批复组建工业母机、先进陶瓷材料、先进工业传感器3家辽宁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压缩机等16个“整零共同体”建设示范,鼓励集群龙头企业参与配套产业园建设,共享供应链,共建创新平台,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四、关于统一建立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充分发挥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作用,鼓励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组建集群专家委员会、联盟、促进机构等支撑体系。2023年,氢能集群推动成立“大连市氢燃料电池创新中心”,组建“辽宁洺源科技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谋划我省自主品牌氢能汽车发展;压缩机和制冷装备集群推动沈鼓和冰山开展“整零共同体”示范建设,依托数字化平台,推动整机与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形成利益联合体。粮油集群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71家企业、85个品牌获“辽宁好粮油”称号,十月稻田集团获评全省首家独角兽企业。今年,省工信厅指导省家具行业协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2024第19届中国沈阳国际家博会”,进一步推介我省家具行业品牌;召开全省钢铁建材产需对接会议,组织开展行业产需对接、行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活动,推介“慧筑云”产需对接互联网平台。目前,我省正在筹备组建省航空产业协会,依托协会建设航空装备产业集群专家委员会。
五、关于开展全省范围对接活动
2023年,围绕石化、冶金、建材、医药等行业,通过经验交流、产需对接、专题展会等形式组织40余场对接推介活动。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近2000家企业参会,7000人次参加开幕式等活动,举办数字化转型对接活动、专题论坛18场和平行论坛5场等多场对接交流活动,签约项目164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9个、超10亿元项目14个,覆盖元宇宙、智能芯片、人工智能等多行业多领域。支持沈鼓集团建设“整零共同体”,探索整机企业带动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2023年,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35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5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6家,同时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东和新材、汇隆活塞、金凯生科3家企业上市。发展中小企业特色集群,培育普兰店区电压互感器等5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电力装备集群推动沈阳特高压电工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集群。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打破地域界限、坚持全省一盘棋,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强化资金支持,全力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辽宁工业全方位振兴。
感谢您对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省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有关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