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加快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 助推辽宁工业发展的建议》(第1421649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09-29 13:26:20
- 编辑:省工信厅管理员
- 来源:办公室
王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助推辽宁工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构建数字化团队”的建议
在协助企业构建数字化团队方面,我省在人才引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夯实产业人才底座。通过对接交流活动,让典型企业分享成功案例,不断提升各行业企业构建数字化团队的认知和能力。
1.全方位培养所需人才。一是实施“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工程。2023年,通过“资格推荐+文化考试+技能考核”方式面向一线企业员工录取“匠苗”136名。通过以师带徒、工匠传承、工学交替、训育结合的方式为辽宁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成为大国工匠潜质的企业高技能人才。二是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的通知》。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推动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相结合,鼓励开设相关专业,重构课程体系,加大数字化人才培养力度。三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面推广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和现代学徒制,校企持续推进订单、定制式人才培养,创建产教联盟,搭建中小企业理事会,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四是印发《辽宁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规定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3000人左右,累计培养培训不少于20000人。支持培训机构与重点企业共建师资培训基地,开设数字技术技能人才“订单班”、“定制班”。五是全力支持我省中小型企业数字化领域高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作。积极举办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在线教育班,对入选国家级或省级高级研修班的人才,给予重点支持和适当的经费资助。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是建立人才需求调查发布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分区域、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人才需求调查,及时发布人才需求目录。二是开展全方位招聘活动。积极鼓励各类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开拓中小型企业对数字化转型领域高层级人才需求的招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招聘、猎头、服务外包等措施,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实施“兴辽英才”项目。鼓励和支持中小型企业符合条件的智能化领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申报“兴辽英才”计划项目,按照规定兑现相关奖励和待遇。四是用好博士后智力资源。依托流动站、工作站和省级创新实践基地,支持制造业数字化领域博士后在辽开展技术创新。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型企业创建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依托博士后培养平台引育留用高水平优秀青年人才。
3.营造良好产业氛围。我省已连续五年举办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诸多国家级高水平会议、赛事在大会期间举办,高水平创新成果在大会上展示,吸引了一批人才、团队和项目落户辽宁。组织召开生物医药、钢铁、纺织、建材等行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接交流会、标识解析推广应用现场会、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智慧化工园区现场会等活动20余场,各行业重点企业分享数字化团队的组建和管理经验,为我省企业提供了更多参考和选择。
下一步,我省将组织开展省级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训基地、创新中心等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院校开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相关专业,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和产学研联合体。利用省市重大人才工程,引进紧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同时,继续围绕装备制造、冶金、纺织等细分行业,以及5G、智能制造等专业领域,组织召开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接交流活动,助力企业更好构建数字化团队。
二、关于“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通过不断完善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体系、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方式,为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1.出台政策文件。工业互联网领域,制定《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印发《辽宁省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方案》、《辽宁省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将工业互联网纳入全省重点推进的22个集群之一,并组建全省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专班,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赋能相关行动方案,制定《辽宁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规范条件》,打造一批数字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应用案例,培育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2.提供个性化服务。近三年,组织各市和服务商为近2000家企业进行服务诊断,累计推动5757家次企业参加两化融合评估诊断,1266家次企业参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遴选确定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589家,为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提供成功案例,点明存在问题,指出改进方向和措施。推动省属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理顺工作流程,健全组织架构,成立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集团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制定数字化转型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清单,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落实。
下一步,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在制造业推广应用,加快推进企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一是强化政策牵引。对标国家计划制定出台的政策文件,制定我省企业数字化转型“1+1+N”系列文件,包括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南、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针对装备制造、钢铁、石化、轻工等领域出台行业级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南。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全省各市县区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人,从政策指引、资源对接、服务诊断、宣传培训等方面,对各行业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关于“避免产业平台被资本控制”的建议
为避免产业平台被资本控制,我省向企业开展多轮宣传培训,提升企业利用资本能力和信心。一是开展多样化资本市场培训活动。邀请证券交易所、券商机构、银行机构专家面向上市后备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直接融资、综合融资培训服务,在北京、深圳和省内多次开展科技企业投融资路演活动,提高企业直接融资实操技能,搭建与全国投资机构交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金融资源可获得性。目前,“资养万企”系列活动已开展7次,累计培训企业万余人次。二是加强资本市场正向宣传。2023年以来,在辽宁新闻、辽宁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等主流媒体上,对企业融资实操进行广泛宣传,累计宣传达50多次,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激发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动力。
下一步,我省在规划产业相关平台中,引导实施国有股一票否决权制度,确保国有股拥有平台的最终决策权和管理权。同时继续用足、用好、用活金融工具,增强金融服务能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可靠金融支撑。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