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促进我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第1431381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08-28 11:14:56
- 编辑:省工信厅管理员
- 来源:办公室
郭明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发放普惠产品包,打通数字化转型‘无障碍通道’”的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衔接国家政策,出台《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为全省中小企业明确数字化转型路径。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沈阳、大连、盘锦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累计获得中央资金4亿元,遴选鞍山等6市为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给予各试点城市总额不超过3000万奖补资金额度。通过政府资金强势引导,探索城市规模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为全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经验。
二是优化工作机制,加强转型赋能。建立省市两级一体推进工作机制,通过政策宣贯、专题会议、调研督导、培训交流等,加强工作指导。依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结合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的共性特点和被改造企业的个性需求,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梳理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引导推动龙头企业联合服务商,开发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高性价比“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分行业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全面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三是分级分类改造,打牢发展基础。组织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夯基行动”,摸清企业转型底数。结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系统化集成改造,“一企一策”靶向推动企业数转水平整体提升。面向省级专精特新和规上企业,围绕生产管理、设备运行、质量追溯等重点场景开展深度改造,加快行业普及推广。鼓励小微企业开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改造,提升数字水基础水平。
二、关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转型培训投入与人力支持”的建议
一是加快人才培养。根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需求,区分行业和领域,分层分类制定培训工作方案,设计课程体系。组织数字化服务商面向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能力培训,帮助企业立足自身培养数字化人才,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发展。
二是做好行业培训。重点聚焦“两类人员”:对企业“一把手”及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开展先进理念培训,解决企业不想转、不愿转等问题;对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着力开展技术提升培训,帮助企业解决不会转、不能转等问题。
三是依托平台赋能。依托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汇聚数字化转型工具和要素,建立服务商与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桥梁。开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模块,增设数转服务商资源库、“小快轻准”产品库、线上学习平台等功能,实现一次开发多项赋能,降低开发成本。
三、关于“提供全周期全流程技术支持服务”的建议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引领。支持行业内数字化转型基础好的龙头骨干企业,发挥领军企业的标杆示范引领作用,赋能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链主”企业通过开放数据平台、技术能力和应用场景,与“链”上中小企业共建“数字联合体”,通过订单牵引、技术共享、数据互通,实现“以大带小、以小补链”。
二是打造典型示范标杆。及时梳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有益做法,选树典型应用场景、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优质服务商、优秀“小快轻准”产品等标杆示范,通过示范带动、看样学样,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引导中小企业加快转型步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辽宁经验”。
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省、市、县(区)三级联动,组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供需对接活动等,为企业转型搭建平台。在全省企业大会、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等设置数字化转型对接交流专题活动,邀请先进城市主管部门代表、资深专家及知名企业家进行政策解读及经验分享,促进服务商与重点企业精准对接,推广数字化转型新技术和新模式,进一步提振企业转型信心,激发转型积极性。
联系人:史 迪
联系电话:024-86913987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