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加力支持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431292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08-27 16:34:44
  • 编辑:省工信厅管理员
  • 来源:办公室

毕胜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力支持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结合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省金融管理局等部门的协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数量占企业总量99%以上,贡献了70%以上的就业岗位。作为中小企业的排头兵,我省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持续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截至目前,全省共培育“小巨人”企业36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9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795家。

  一是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辽宁省进一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辽工信企业〔2025〕2号),围绕我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和需求,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从推进创新发展、强化财税支持、加强金融支持、推动提质增效、强化服务保障、健全工作体系六个方面提出26条举措。持续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免申即享”和全部专精特新企业奖补资金“直达快享”政策,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落实《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63号),制定印发《辽宁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辽工信发〔2022〕209号),对优质中小企业评价认定工作进行规范,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或认定标准,按照梯度培育、逐级成长、集中授予称号的方式对企业培育库进行动态管理,省市县三级联动培育体系初步形成,我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精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是落实财税政策。采取“快退税款、狠打骗退、严查内错、欢迎外督、持续宣传”五措并举工作策略,加力提效精准推送“政策找人”,建立完善税费政策落实问题快速反应机制,持续加强政策宣传辅导,全面建强风险防控体系,多部门协作有力打击骗取和违规享受税费优惠等违法行为。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允许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支出100%税前加计扣除。落实设备更新和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新购进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新增符合条件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落实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20%。

  四是加强金融支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撬动作用,提升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能力,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着力优化中小企业营商环境和信用环境,提升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性。截至2024年末,辽宁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491.8亿元,同比增长13.5%。用好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能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2024年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238.8亿元,年底余额232.6亿元。指导金融机构更多参照LPR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推动贷款利率稳中趋降,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58BP。推进辽宁省地方征信平台“辽信通”建设,助力提升企业融资便利性和可得性,“辽信通”共采集532万户企业35亿条信息,助力15.2万户企业融资2326亿元。

  五是推进科技创新。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选派科研能力强、拥有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让科技服务走向一线、走向企业、走向产业,帮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解决技术、人才和服务等难题。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开展有组织科研,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科技成果供给,组织“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领域举办活动73场,吸引超过100所高校、2000家企业参与,累计发布高校科技成果5000项。2024年高校全年转化科技成果7395项,转化金额37.18亿元,其中合同转化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项目较2023年增长7.5%。

  六是组织对接交流。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参加中博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举办“创客中国”辽宁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促进企业对外交流合作。联合金融机构开展“专精特新”银企对接会,推动银行开发专属产品,为专精特新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对接交流平台,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间接融资。举办“走进北交所”、“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等活动,促进专精特新企业直接融资。

  七是推进数字化转型。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沈阳、大连两市获评第一批试点城市,盘锦市获评第二批,抚顺市进入第三批公示名单。组织数字化服务机构深入企业开展业务培训和数字化诊断,加强资金引导,破解中小企业“不敢转、不会转、不愿转”难题。

  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财税金融支持,支持企业引育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服务企业力度,不断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引领全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联系人:张磊

  联系电话:18840068046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6月5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