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充分发挥非遗、老字号、地标产品等政府评定效能 提升我省优质消费品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建议》(第1431300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08-27 16:11:10
  • 编辑:省工信厅管理员
  • 来源:办公室

郑广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非遗、老字号、地标产品等政府评定效能 提升我省优质消费品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省政府部门及市县职能部门不断健全完善政府评定激励机制,立足全方位、服务全领域,推进政府评定工作全覆盖。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服务意识,广泛开展政府评定服务项目。省市场监管局着力打造质量标杆,持续推进质量标杆梯度培育,构建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三级企业培育梯队,截至2024年累计培育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4个、省长质量奖72个、市长质量奖241个。依托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建立卓越质量管理创新推广平台20个。深入实施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组织质量官公益培训,2600余人次参与,全省1155名首席质量官纳入全国“首席质量官之家”管理平台。省商务厅评定省级以上老字号企业183家(其中中华老字号47家,全国排名第10位),平均年龄147岁,百岁以上企业85家,涉及餐饮、医药、酿酒、商贸服务、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省文旅厅深入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名录为基础、市级名录为主体、省级和国家级名录为重点的梯次项目名录体系,实现省级非遗项目全覆盖。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2024年度品牌评选工作,新增沈北清水大米等7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累计达77个;新增佳玉大米等31个知名农产品品牌,累计达349个。

  (二)强化宣传推广,拓展品牌溢价效能。省农业农村厅在央视播放三个版本宣传片,早中晚各时段共刊播1161次,刊播总覆盖超 74.38亿人次,日均覆盖超2000万人次。在北京站、北京朝阳站、上海虹桥站等重点高铁车站媒体宣传盘锦大米、盘锦河蟹、营口海蜇、辽宁海参、大连大樱桃、东港草莓、桓仁山参等品牌,累计宣传90天,覆盖进出站旅客客流达到1.25亿人次。在沈阳至北京、沈阳至上海的高铁列车上宣传盘锦大米、盘锦河蟹、营口海蜇等品牌,全年合计覆盖客流量557万人次,曝光6562万次。在首都北京王府井投放“辽农优品 品味领鲜”为主题的农业宣传片,累计投放51天,辐射受众近1500万人次。省工信厅联合辽宁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了反映辽宁消费品工业品牌故事26集纪录片《匠心辽品》,在辽宁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展播,并在北斗融媒、百度、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放,深入宣传推广辽宁消费品区域特色,提升品牌知名度,取得显著社会反响与经济效益。

  (三)拓展线上线下渠道,提升市场开拓效能。组织企业参加2024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和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2024年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土特产”推介会等各类展会活动,组织全省23家企业携百余种产品参加品牌消费创新发展合作交流会。支持开展电商供应链选品对接活动,搭建工业消费品企业与全国知名电商平台、网红主播等优势资源对接合作新平台,拓展以加工食品为代表的工业消费品网络销售渠道,助力食品加工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延长产业价值链。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经济社会若干领域稳增长惠民生政策举措〉的通知》(辽政发〔2025〕1号)中“提升电商供应链服务水平”的政策,对活动主办方的投入给予最高50%资金支持,单场活动补贴金额不超过20万元。

  (四)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效能,推动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研发个性化融资方案,与盛京银行合作推出“辽知贷”知识产权专属金融产品,与中国银行联合开展“知惠行”专项活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连续多年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信息采集,准确把握企业融资诉求,提升服务精准性。大力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推动试点银行实现全流程无纸化操作,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办理效率。2024年12月31日,成功助力东北地区首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同年,正式启动专利转化运用保险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比例补贴保费,最高补贴15万元,有效降低企业知识产权转化风险。

  (五)深入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拓宽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渠道,与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联合开展“辽质贷”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推动将企业的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等质量要素无形资产转化为融资增信有形担保,已累计发放贷款13.6亿元。印发《辽宁省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在专用车制造、机器人制造和家居家具生产等3个产品领域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认定。

  (六)创建“全量金融资源服务模式”。2024年以来,为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逐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省金融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系统谋划提出创建“全量金融资源服务模式”。2025年初在沈阳浑南高新区设立首家“科技金融服务驿站”,整合创投、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全量金融资源,构建“创业投资+科技贷款+科技担保+科技服务”的科技金融服务链,围绕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一站办理”科技金融服务,形成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发展长效机制。目前,全省首家“科技金融服务驿站(沈阳高新区站)”已正式运行,帮助6户科技企业融资2016万元,正在对接5户企业、意向融资金额3.3亿元。3月28日,“金融齐聚力 助推科企兴”辽宁省科技金融服务驿站推介大会在沈阳浑南高新区隆重召开,省市及高新区、金融界、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共同见证“科技金融服务驿站”迈向全省的新启航。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采纳您的意见建议,组织做好各类政府评定项目,充分发挥政府评定效能,提升我省优质消费品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打造辽宁省消费名品方阵。聚焦辽宁消费品特色优势,从产品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文化赋能力等方面深入挖掘品牌。启动辽宁省消费品名企、名品及区域品牌推荐工作,从历史经典、时代优品、潮流新锐三个维度,遴选出以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为主体的名品体系,纳入辽宁省名企、名品及区域品牌目录,向社会公布,并择优推荐至国家,进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全方位展示辽宁品牌优势和品牌魅力。

  二是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在京东平台开设辽宁特产馆,推动“辽字号”消费品进景区、进高铁,继续在高铁站点、高铁车站开展品牌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在抖音平台开设账号,宣传辽宁优质产品,持续扩大“辽字号”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适时启动第十一届省长质量奖评定。积极鼓励消费品企业参与省长质量奖申报。深入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切实在“增数量、提质量”上下功夫。扎实开展“辽质贷”质量融资增信工作,让质量融资增信更好惠及广大企业。加强消费品领域相关标准的研制,鼓励我省企业积极参与企业标准“领跑者”评选。

  四是规范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消费品质量安全检测等领域,逐步将部分检测任务向第三方机构开放,优先采购本地认证企业的服务,鼓励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虚假检测、低价恶性竞争等行为,维护行业公信力。

  五是提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品消费。2025年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消费活动,创新消费场景,进一步发挥非遗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国货“潮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特别是开展“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将围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共有文化习俗的认同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通过举办活动,帮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非遗工坊、非遗相关企业和单位拓展销售渠道,打造非遗消费新空间、培育非遗消费新热点。

  感谢您对我省政府评定项目促进消费品产业发展的关心和对我厅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曹建武

  联系电话:18840068155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6月4日

附件下载: